在民宿或小坪數空間設計中,開放式格局雖然具有寬敞與通透的優勢,但若沒有清楚的空間分區,容易讓住宿體驗顯得雜亂、缺乏主題感。尤其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巧妙運用設計技巧達成「一個空間、多種功能」的目標,成為許多民宿主的課題。
本篇文章將介紹幾種不需打牆或大規模施工、也不影響視覺開闊感的分區設計方法,讓你用小預算打造出具有層次感與使用邏輯的住宿空間。
一、用「地板材質」與「地毯」劃出使用範圍
開放式空間最容易模糊功能區域,這時候透過地板材質的變化或局部鋪設地毯,就能在視覺上清楚劃出不同區塊。
- 鋪上不同花色或材質的地毯,可分隔出閱讀角、茶几區或用餐區。
- 如果是重新裝潢,可以在臥室區選用木地板,公共區選用水泥漆地坪或磁磚,提升空間邏輯感。
- 圓形地毯可柔化空間邊角,適合沙發或單椅搭配使用。
📌 小提醒:地毯不只能分區,也能吸音、增加舒適感,選擇耐髒易清洗材質會更實用。

二、善用「家具」當隔間,不用多一面牆
將家具視為空間的結構之一,是最經濟又有設計感的分區方式。
- 背對沙發的書櫃或矮櫃,可以清楚切分出臥床與客廳區塊。
- 使用開放式層架,不僅不會遮擋光線,還能成為展示特色小物的牆面。
- L型或雙向使用的桌子,一邊可當工作桌,一邊可當吧台用餐區。
📌 設計提示:選擇高度在90~120公分之間的家具,能保有空間的視線通透,同時提供實用分隔功能。

三、利用「布簾」或「軌道簾」創造彈性分區
想要保留空間的靈活性,又希望能在必要時切換不同使用情境,布簾是最佳解方。
- 床位區加裝布簾,可提升入住的隱私感與睡眠儀式感。
- 使用天花軌道加掛簾幕,可以快速轉換開放或封閉狀態,適合家庭房或親子客層。
- 不想釘牆也沒問題,可使用伸縮桿或懸掛鉤勾設計,便於後續調整。
📌 視覺建議:選用與牆面同色或同色系的布料,有助維持整體空間感。
四、燈光層次強化「功能分區」
空間沒有牆沒關係,但氛圍不能模糊。透過燈光的方向、顏色與亮度,就能強化不同區域的功能性。
- 閱讀角使用可調光立燈,營造專注但不刺眼的閱讀氛圍。
- 用吊燈聚焦餐桌,讓用餐區更具聚合感。
- 床頭使用溫黃燈壁燈或檯燈,提供休憩情境與溫度感。
📌 搭配技巧:不同區塊可選擇色溫與亮度略有差異的燈具,讓空間層次自然浮現。

五、牆面或掛飾也能創造「心理分隔」
有時候分區不一定來自實體區隔,而是視覺引導或心理感受的變化。
- 一面牆一個主題:例如床頭牆面使用木作、沙發牆面用藝術掛畫。
- 使用不同材質的掛飾、布旗、掛布,為空間設定視覺焦點。
- 利用植物牆或立體裝飾物,也能柔性創造出場域邊界。
📌 應用靈感:試著讓每個小區域都有一個「故事點」,讓空間的分隔更有情感與記憶感。
開放式也能有秩序,關鍵是動線與感受
開放式空間的設計魅力在於自由與延展性,但若能搭配上述低預算、高彈性的分區技巧,不僅能讓使用功能更明確,還能大幅提升住宿體驗的豐富度與質感。
空間的區隔,不只是動線的安排,更是情緒的引導。用巧思取代工程,用設計創造體驗,才能讓有限的坪數,成為無限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