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評論、價格:房客最在意的三大因素|民宿主必懂的三大訂房關鍵

照片、評論、價格:民宿主必懂的三大訂房關鍵|提升入住率的實戰指南

當旅客在訂房平台上滑著頁面時,他們真的在看什麼?
不是你的民宿名稱,也不是你強調的「悠閒氛圍」。
根據 Booking.com 與 Airbnb 的多項用戶研究,房客在短短 10 秒內做出「點進來」或「略過」的決定,而最關鍵的三個要素是——照片、評論、價格。

這三項看似簡單,卻決定了民宿能否在搜尋結果中「被選擇」。


照片:房客的第一印象,決定你能不能被點進來

痛點說明

多數民宿主以為拍照只是「紀錄空間」,但在房客眼中,照片是他想像假期的窗口
當照片構圖混亂、光線昏暗或畫質不佳,即使房間再乾淨,也會讓人覺得「現場應該不太一樣」。

案例說明

以南投的一間森林系民宿為例,早期照片只用手機隨手拍。後來重新規劃拍攝角度——以「從床上看出去的風景」為主視覺,加上「早晨自然光」與「夜晚氛圍燈」兩種版本。
結果?重新上傳照片後一週內,點閱率成長 210%,轉換率也提升了 35%。

具體步驟

  1. 規劃拍攝腳本:拍攝前先列出「入住流程畫面」——外觀→大廳→房間→浴室→公共空間→早餐→夜景。
  2. 掌握黃金時段:日拍建議早上 8:00–10:00,自然光柔和;夜拍則可利用 18:00–20:00 的暖色燈營造氣氛。
  3. 善用人像比例:照片中可出現手、杯子、窗邊身影,讓畫面更有生活感。
  4. 封面照要能「秒懂」主題:例如「山景陽台」、「溫泉浴池」、「老屋復古風」,一眼傳達體驗價值。
  5. 更新頻率:至少每半年重新拍攝一次,以反映季節變化與空間維護狀況。

反面教材提醒

  • 只拍角落、缺乏整體構圖。
  • 光線不足、白平衡偏黃或偏藍。
  • 沒有「故事」感,只是硬拍空房。

要記得:照片不是證明你有房間,而是說服旅客想住進那個畫面。


評論:信任感的基石,比五星評價更重要的是「回覆態度」

痛點說明

許多民宿主害怕評論,覺得一則負評就會毀掉口碑。
但實際上,房客不怕看到負評,怕的是老闆沒反應
根據 Tripadvisor 的研究,有 65% 的旅客在看到「業者有誠意回覆評論」時,更願意訂房

案例說明

嘉義某間親子民宿曾遇到房客留言:「浴室有一點霉味」。
業者隔天立刻回覆:「謝謝您的反饋,我們已於今日更換排風設備,也希望下次讓您聞到的是早餐的香氣!」
這句話被其他使用者點讚超過 50 次,後續留言區甚至出現「老闆超有誠意」的討論,負評反而成為宣傳素材。

具體步驟

  1. 主動邀請評論:退房後可透過簡訊或 LINE 傳送 Google Map 連結,禮貌邀請給星星。
  2. 分類回覆策略
    • 正評:表達感謝+強調特色(例:「很高興您喜歡我們的手作早餐!」)
    • 中評:感謝建議+改善說明。
    • 負評:先道歉、再解釋、最後提出補救。
  3. 每週檢視評論趨勢:統計關鍵字(乾淨、親切、安靜),觀察旅客最常提到的優缺點。
  4. 轉化評論為行銷素材:將代表性好評製作成圖片,放在官網與社群。

反面教材提醒

  • 一律複製貼上「感謝您的支持」——會讓人覺得冷漠。
  • 避免爭辯或強硬反駁,容易造成二次公關危機。
  • 長期不回覆會讓人以為民宿「無人管理」。

評論不是評價,而是對話。會回覆的民宿主,比會拍照的更容易被記住。


價格:透明與價值感,比便宜更能吸引房客

痛點說明

許多民宿主以為「降價就能衝訂單」,但長期低價反而會讓旅客懷疑品質。
價格不只是金額,而是旅客對「價值」的判斷。

案例說明

以花蓮一間海景民宿為例,淡季時平均入住率僅 35%。後來他們改成「房價不變,但加贈早午餐+延遲退房」。
活動後,入住率上升至 68%,平均房價維持穩定。
這證明——價格策略要強調「換算後的價值」,而非一味折扣。

具體步驟

  1. 定價要區分淡旺季:旺季可採「提前預訂價」、淡季推「延住優惠」。
  2. 搭配體驗式優惠:例如「入住送手作體驗券」、「連住兩晚送晚餐」,強調體驗價值。
  3. 價格呈現透明化:在官網與社群公告費用組成(清潔費、加床費等),降低旅客心理不安。
  4. 觀察平台競品價位:維持在同區域平均價上下 10% 為佳。
  5. 建立「價值故事」:讓房客知道為什麼你的房間值得這個價。

反面教材提醒

  • 僅靠降價競爭,導致利潤壓縮與品牌形象下降。
  • 未更新淡旺季價差,讓旅客覺得定價不合理。
  • 隱藏費用過多,導致退單或負評。

旅客願意為「感覺值得」的價格付錢,不是為最便宜的價格買單。


整合策略:讓照片、評論、價格彼此加乘,形成「訂房循環力」

三大因素其實不是分開存在,而是互相影響的循環系統:

要素角色相互關係
照片吸引目光讓旅客願意點進頁面
評論建立信任讓旅客相信實際體驗一致
價格促成行動讓旅客願意立即下訂

成功的民宿行銷應該讓三者形成正向循環:
漂亮的照片吸引 → 真實的體驗被評論肯定 → 合理的價格強化信任 → 再吸引新客。

實際執行建議

  1. 每季度檢查一次三要素:統計照片點擊數、評論星等、平均房價。
  2. 建立 KPI 儀表板
    • 照片 CTR(點閱率)目標:超過 3%
    • Google 評分:維持 4.6 以上
    • 平均房價(ADR)穩定在區域前 30%
  3. 配合社群策略
    • 用「評論截圖+優惠連結」發貼文。
    • 透過「實景影片」補充靜態照片的不足。

常見錯誤與避免指南

常見錯誤負面影響改善建議
只更新價格,不更新照片新客以為未維護每半年重新拍攝並上傳
忽略評論回覆信任度下降每週安排固定回覆時段
價格過低或過高失去定位、客群錯亂以價值導向重新檢視定價邏輯
平台資料不一致減少曝光、引發混淆統一各平台資訊與圖片
缺乏「人味」照片無法傳遞情感連結加入人物互動、手作或體驗畫面

在訂房世界裡,房客的行為邏輯其實很簡單:
「我先看照片→再看評論→最後看價格。」
三者缺一不可。
對民宿主而言,這不只是行銷技巧,而是品牌誠意的展現——你願不願意花心思,讓房客在十秒內感受到「這裡值得我住」。

Share the Po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