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風曾是民宿界的時尚指標,鋼鐵、水泥、裸露結構一度成為個性空間的代名詞。但2025年,旅人的審美與住宿需求早已轉變:從冷峻風格轉向溫暖人性、自然療癒、主題明確的新世代美學。
尤其疫情之後,消費者更加重視心靈的安頓、身體的放鬆,社群平台也帶動了一波「可拍」、「高顏值」的空間革命,讓民宿設計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為什麼工業風退流行?這是審美的必然轉變
曾經大受歡迎的工業風,現在卻常被批評為「太商業感」、「缺乏溫度」,對於尋求心靈療癒與生活感的旅人來說,已經無法產生共鳴。2025年的旅宿空間設計,更傾向於:
- 給人家的延伸感
- 擁有可拍照的視覺記憶點
- 融入自然素材與地方文化
- 強調永續與智能科技
這些設計不僅讓人放鬆,更能創造社群分享價值,進而帶動民宿的口碑與回流率。
2025年五大民宿空間設計趨勢
1. 日系侘寂 × MUJI風:自然即奢華的減法美學
低彩度、原木、石材、留白與光影,是這類風格的核心。它帶來極簡中的溫柔療癒感,並回應了人們對「靜謐與簡單生活」的嚮往。
代表案例:樹與天空森林民宿
瑞典木屋結構、森林圍繞、溫暖木質與柔和光線,讓旅人住進自然,感受真正的安靜與釋放。
2. 鄉村溫室 × 花園生活感:生活感的美學再現
結合大量植物、藤編家具、花園步道與溫柔色調,營造出「家的延伸感」與「生活儀式感」,極受女性與親子客群喜愛。
代表案例:花漾小屋
以花園庭院與粉嫩配色為主軸,創造可拍照、可放鬆、又適合親子與毛孩共遊的溫馨空間。
3. 混搭輕復古 × 台味潮感:新懷舊的設計語彙
台式復古窗花、磨石子地、懷舊家具,搭配現代藝術或街頭風格混搭,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型態風格。
這不只是「老派」,而是重新詮釋文化記憶,轉化為令人想駐足與拍照的設計語言。
4. 藝術展覽感 × 文青藝廊風:空間就是一場展覽
利用選物、藝術品、畫作與光影,打造有故事的藝廊空間。這不僅吸引深度旅人,也為民宿帶來獨特的文化溫度與記憶點。
擅長這類風格的民宿,往往也與在地藝術家合作,讓旅人住進故事中。
5. 模組化空間 × 多功能場景:彈性變形的全能設計
面對「旅遊+工作」、「住宿+聚會」、「空間+拍攝」的新需求,模組化設計成為未來趨勢。可移動牆面、摺疊家具、多場景切換,提升空間使用效率,也提高商業價值。
這類設計,特別受到「長住型」或「內容創作者型旅人」青睞。
趨勢背後的關鍵思維:不只好看,更要好住、好拍、好記
空間設計的目的,不只是視覺效果,而是傳遞情感、體現理念、留住回憶。2025年民宿設計的三大核心已經非常清晰:
1. 從旅人心理出發:
比起設計風格名稱,旅人更在意「空間是否能理解我」。
空間需要提供一種被照顧的感覺,讓人能真正放下心防。
2. 永續與智能並進:
使用再生建材、低碳運輸家具、搭配智能燈控、語音設備、無接觸入住,成為新世代民宿標配。
3. 有主題、有故事才有記憶點:
從裝潢到香氛、從早餐到房名,一致的風格與主題,是讓人願意分享、回訪與推薦的關鍵。
南庄民宿的示範:在地設計與人文溫度的結合
🌲樹與天空森林民宿
結合森林環境與瑞典木屋結構,強調自然、靜謐、寵物友善的家一般體驗。從建材選擇到空間氣味,都傳遞出一種「慢下來」的訊息。
🌸花漾小屋
以花園與溫馨空間營造「家的延伸」,細節中處處展現對小孩與毛小孩的友善,也展現了主人家的生活美學與溫度。
給民宿主的設計提醒:如何不被潮流淘汰?
✅ 擁有「主題+設計邏輯+故事性」
✅ 空間結合社群視覺與體驗感
✅ 對應目標客群的實際生活需求
✅ 永續意識與智能科技逐漸成為旅人評估指標
風格不是裝飾的堆砌,而是價值觀的傳遞。一間真正讓人記住的民宿,從選材到動線、從光影到香味,都在說一個一致又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