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數不大,也能有綠意生活感
不少民宿經營者會以為:「我這空間太小,沒辦法做花園啦!」但事實上,打造一個有療癒感的戶外空間,重點不是坪數,而是怎麼規劃。就算只有一小塊前院、一條側邊走道,甚至是陽台延伸,都能讓旅客在大自然中放鬆。這篇就要帶你拆解「小坪數也能有戶外綠地」的設計方法,幫你的民宿加分!
為什麼民宿需要一塊「戶外空間」?
- 情緒療癒:旅客住進民宿,就是想逃離都市壓力。哪怕只是早上喝杯咖啡的角落,也能成為放空的片刻。
- 拍照打卡:一個設計得宜的綠地背景,會讓民宿瞬間多了幾十張網美照素材。
- 空間層次:把室內活動延伸到戶外,創造開闊感與流動感。
- 體驗差異化:你不需要一個大草坪,但你可以有一個讓人記得的花園角落。
小坪數也能做的五種綠地設計類型
1. 「走道式花園」:善用通道區域種植
- 適合側院或建築旁的小通道
- 搭配矮灌木、香草盆栽與石板路
- 可增加香氣、營造林蔭感
2. 「迷你庭園平台」:陽台也能變露天座位區
- 小陽台+木棧平台+一桌兩椅
- 加上藤蔓、盆栽與掛燈串就能成型
- 早晨咖啡、夜晚小酌都合適
3. 「垂直綠牆」:牆面空間最大化
- 適用於牆多地少的民宿
- 搭配鐵架+懸掛盆栽、香草、蕨類
- 視覺效果強烈,且好拍
4. 「一景式花園」:只做一個亮點即可
- 例如:一個花架、一棵造型樹、一張鞦韆椅
- 只要位置搭配得宜,照樣成為拍照熱點
5. 「鄉村感草叢」:低成本的自然風格
- 種植不需頻繁修剪的雜草系植物
- 如狼尾草、細葉芒、金狗毛草
- 加入碎石與木椅,自然隨興但有味道
小坪數花園的設計關鍵技巧
- 視覺延伸法:善用鏡子、水景或拱門,讓空間看起來更深遠。
- 動線安排:預留基本行走區域,避免栽植過多造成壅擠。
- 燈光設計:晚上也有氣氛,小燈串、草地燈、太陽能燈都是好選擇。
- 可維護性:選擇好照顧的植物與結構,避免事後管理困難。
- 借景設計:如果你外面剛好有山景、稻田,讓植栽框出視野即可。
成功案例分享:空間不到10坪的小而美後院
某位在南投經營民宿的屋主,原本只是一片水泥後院,改造後加入木棧平台、小型草皮、幾盆植栽與吊椅,整個空間成為客人最愛拍照與吃早餐的區域。雖然坪數不大,卻讓人感到「有住進自然裡」的療癒感,也成為他們在社群上最常被分享的空間之一。
不是坪數,是感受
打造一個療癒的戶外綠地,從來不是豪宅才有的專利。你不需要幾十坪的草地,也不需要請設計師大費周章。用一點心思、一些巧思,就能讓你的民宿多一個讓旅客放鬆、記得、分享的戶外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