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平台怎麼設計好看的房型介紹?三個台灣民宿案例拆解

OTA平台怎麼設計好看的房型介紹?三個台灣民宿案例拆解

民宿主的 OTA 痛點

很多民宿主都知道要上 OTA(如 Airbnb、Booking.com、Agoda)接單,但真正去看房型介紹頁面時,卻會發現一個常見問題——照片雜亂、文案無特色、排版像是複製貼上。結果不但點擊率低,還被埋沒在競爭激烈的同區房源裡。
對飯店來說,品牌與設施已是賣點;但民宿更依賴 情感連結獨特氛圍 來抓住旅客的心。
這篇文章會用台灣民宿的角度,拆解三個實際案例,教你如何讓房型介紹「不只是好看」,而是能讓旅客在 30 秒內就按下預訂鍵。


房型介紹設計的三大關鍵元素

1. 照片要有故事性

問題或痛點
許多民宿房型照片只是「四個牆角」的紀錄照,完全看不出入住的感覺,甚至還有雜物入鏡、燈光昏暗的情況。

案例說明
花蓮某山景民宿,原本 OTA 照片是白天拍的房間全景,但沒有景色特色。優化後,將拍攝順序改為「早晨推窗 → 下午光影 → 晚上燈光」,搭配一張陽台賞景的生活照,瀏覽轉換率提升 。

具體步驟

  1. 使用自然光,早晚各拍一組照片
  2. 拍攝角度由外而內,最後收在床鋪或亮點設施特寫
  3. 在照片中加入人物或使用情境(如泡茶、閱讀、玩耍)
  4. 統一後製色調,避免照片色差大
  5. 避免雜物與不必要的裝飾入鏡

反面教材提醒
不要為了讓房間看起來大而過度拉廣角,會造成旅客入住落差;照片太暗或過曝,都會影響專業度。


2. 文案用「氛圍 + 功能」雙軸寫法

問題或痛點
許多房型文案直接把設備清單一股腦列出,沒有氛圍感,旅客看了沒有情緒起伏。

具體步驟

  1. 開頭 2–3 句描繪入住時的感受(景色、聲音、氣味)
  2. 中段描述核心設備與特色(浴缸、咖啡機、陽台等)
  3. 收尾放適合的入住族群(情侶、親子、朋友聚會)
  4. 語氣保持溫暖真誠,避免生硬的功能性語言

反面教材提醒
不要用完全制式化的句子,例如「房間乾淨、舒適、交通方便」,這些毫無差異化。


3. 資訊排版清楚

問題或痛點
部分民宿的 OTA 文字是一大段長文,旅客用手機滑兩下就放棄閱讀。

案例說明
宜蘭某親子民宿,將設備改用圖示排列(如浴缸 icon、溜滑梯 icon、早餐 icon),每個 icon 下只放一句短說明。瀏覽者能在 10 秒內抓住所有重點,轉換率比原先長文版本高出 35%。

具體步驟

  1. 先放最吸引人的特色設備
  2. 用 3–5 個 icon+短句呈現主要設施
  3. 內文每段不超過 3 行
  4. 避免過多形容詞堆砌,讓重點更明確

反面教材提醒
資訊混亂或重複,會讓旅客感覺經營不專業;icon 設計要簡單易懂,不要用過於複雜的圖案。


三個台灣民宿房型介紹案例拆解

案例一:花蓮山景民宿 — 以「故事感」提升入住渴望

  • 亮點:照片依時間順序講述一天的生活;文案開頭直接帶入「清晨的薄霧」與「黃昏的餘暉」。
  • 適用類型:景觀型、喜歡強調自然環境的民宿。

案例二:台南老宅民宿 — 放大細節營造情感

  • 亮點:將老宅的窗花、木門、手作燈具拍成特寫,文案交代背後故事。
  • 適用類型:文化氛圍濃厚、裝潢有巧思的民宿。

案例三:宜蘭親子民宿 — 用情境導入吸引家庭

  • 亮點:首圖放孩子在房內溜滑梯開心玩耍的瞬間,文案以「一家人的快樂時光」為主題。
  • 適用類型:親子主題、遊戲設施完善的民宿。

民宿 OTA 房型介紹優化步驟清單

  1. 選照片:挑 5–7 張核心照片,包含全景+特色設施+情境照
  2. 寫文案:氛圍 → 設備亮點 → 適合族群
  3. 排版:使用 icon 與短句,段落清楚
  4. 比競品:參考同區排名前 10 的房源,學習優點
  5. 定期更新:每季檢視並替換照片與文案

在 OTA 上的房型介紹,不只是放幾張照片、列幾項設備而已,它其實是旅客與你的民宿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當照片能說故事、文案有情感、資訊排版清楚,旅客就更容易停下來閱讀,甚至在心中預演入住的情景。
對台灣民宿來說,這不只是行銷技巧,更是將經營理念與生活美學傳遞出去的方式。每一次優化,都是一次讓旅客愛上你民宿的機會。與其在價格戰中削價競爭,不如透過更有溫度與特色的房型介紹,吸引真正適合、也會珍惜你空間的旅人。

Share the Po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