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圖上「排前面」,已經成為在地商家不可忽視的行銷戰場。無論你是經營民宿、咖啡館、在地體驗品牌,想要被更多人看見,經營好 Google 我的商家(Google Business Profile)就是關鍵。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地圖排名的演算法核心,以及評論與內容優化的實戰技巧。
為什麼要重視 Google 我的商家排名?
現在的消費者習慣「邊走邊查」,搜尋時多半會輸入「關鍵字+地點」(例如「南庄民宿」、「台東甜點店」),Google Maps 通常會顯示三家優先推薦的商家。這三家,就是所謂的「Local Pack」。
能否擠進這前三名,與你的曝光率、預約轉換率、甚至整體營收息息相關。
Google 地圖排名三大核心因素
影響因子 | 說明 |
---|---|
關聯性 Relevance | 商家資訊是否與用戶搜尋關鍵字高度吻合(包含類別、描述、服務內容) |
距離 Distance | 使用者與商家之間的地理距離(系統自動計算) |
名氣 Prominence | 包含評論數量與品質、星等、網站提及度與品牌聲量等 |
💡 雖然距離無法控制,但其他兩個關鍵因素,你可以主動優化!
Google 我的商家排名優化步驟
1. 完整填寫與定期更新商家資訊
- 填寫一致的商家名稱(Name)、地址(Address)、電話(Phone)資訊(即 NAP 原則)
- 補充營業時間、網站、預約連結、服務範圍與屬性標籤
- 每月至少檢查一次資料是否正確,避免出現錯誤導致信任流失
2. 選擇正確的類別分類
- 請參考排名前幾名的競爭對手類別設定
- 主要類別應符合你的核心業務,例如「民宿」、「甜點店」、「按摩診所」
- 可加上次要分類補充服務內容(如「寵物友善住宿」、「親子體驗活動」)
3. 上傳高品質圖片與影片
- 建議至少包含:外觀照、內部空間、服務內容、活動現場、人員互動等
- 不定期更新照片,可提升「活躍度評分」與點擊率
- 支援影片上傳,讓潛在顧客更快感受到氛圍與服務體驗
4. 積極經營評論(Review)內容
- 主動邀請顧客留下評論,尤其是入住/消費後的黃金24小時
- 鼓勵用戶分享具體體驗,並搭配實景照片(例如:「床很舒服」、「空間清幽」、「有廚房可自己煮」)
- 所有評論都需回覆,正面感謝、負面處理與誠意回應
- 定期鼓勵舊客戶更新心得,評論新鮮度會影響排序
5. 定期發布貼文與活動內容
- 發布頻率建議為每週1則以上,內容可為優惠活動、新服務、在地推薦等
- 可搭配季節變化(例如:「夏日螢火蟲特輯」、「中秋烤肉訂房開跑」)
- 帶動互動並提升 Google 的「活躍度分數」
6. 關鍵字優化與在地綁定
- 將常見搜尋字詞自然融入商家描述、貼文與評論中
- 避免過度堆砌關鍵字,應以「自然對話」為前提,例如: 「我們是南庄桂花巷附近的森林系民宿,提供寵物友善空間與在地食材早餐」
評論優化小技巧
技巧 | 原因與建議做法 |
---|---|
具體內容 > 空泛讚美 | 評論越具體越容易提升搜尋關聯性,例如提到「廚房用具齊全」、「親子空間寬敞」比「超棒的住宿」更有效 |
配圖效果更佳 | 有圖片的評論信任度更高,也能提升互動率 |
引導而不誘導 | 不要要求給五顆星,應以「誠實分享體驗」為核心 |
回覆創造好感 | 對所有評論真誠回覆,有助於潛在顧客建立信任 |
商家管理與數據追蹤建議
- 利用 Google 商家後台查看 Insights:哪些搜尋字詞帶來最多曝光?
- 定期整理評論趨勢,分析常見的好評關鍵字(也是你的市場定位線索)
- 遇到惡意評論可使用「檢舉」功能申訴,不過仍需保持冷靜與專業形象
實用經營提醒
- 每週任務清單:
- 上傳1張照片/短影片
- 發佈1則小貼文(活動/房況/節氣相關)
- 邀請1組客戶撰寫評論
- 回覆所有新評論
- 檢查後台數據是否異常
實際成效是什麼?
優化 Google 我的商家後,你可以明顯看到以下成效:
- 地圖搜尋「民宿」、「在地推薦」時,自家商家更容易出現在前三名
- 評價數量穩定增加、詢問電話量成長
- 提升用戶對品牌的信任感,就算沒廣告預算也能累積自然流量